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从“做精产品”到“做大品牌”

类别:678体育 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2

本文转自:沧州日报

从“做精产品”到“做大品牌”

——“张孔杠铃”靠创新驱动站稳国际举重赛场

作为泊头市

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杠铃零部件生产作业。杨昊文 摄

本报记者 杨昊文

昨天,在位于泊头市的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工人将一片金属芯放入注胶机的模具中,设定好程序后按下操作按钮,注胶、硫化、开模、脱模……不久,一个1.5公斤重的黄色杠铃片便呈现眼前。

“这款杠铃片是我们的专利产品,使用自主研发的一体压制成型技术,金属芯与橡胶一体成型,稳定性和平衡性非常好。”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毅说。今年7月,“张孔杯”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暨全国体校举重锦标赛在安徽省举行,其中就有这款杠铃片。

作为泊头市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,目前公司年生产杠铃10000副,举重台5000副,年产值近亿元。企业产品不仅占据国内80%的杠铃及举重赛事市场,还销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,企业连续四届成为奥运会举重器材供应商,现已成为20多个国际赛事的指定使用器材。

“因为公司起源地在泊头市张孔村,所以取名张孔杠铃,并注册了张孔商标。”张毅坦言,“起初,我们的营销能力比较弱,只能依靠口口相传和‘打擂台’式的验证,带着产品直接去专业队伍让运动员现场试用,用性能说话。后来,有了世界顶级赛事的供应经验,越来越多的专业队伍开始认可‘张孔杠铃’。”

过硬的产品质量,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。近年来,企业强化“专业性竞技举重器材”的形象核心,推动品牌走向高端化,产品不断升级换代。企业每年至少拿出销售收入的15%用于研发,在产品原材料选择、生产流程与工艺改进等方面不断突破。目前,企业拥有17项国家专利,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品牌影响力。

“比赛专用杠铃在杠铃片材料选择、手抓槽设计、杠铃杆的弹性等方面都大有讲究,制造过程对技术、标准要求非常高。”张毅说。多年来,企业研发团队经过对近百种的原材料测试筛选,选择出具有较高抗拉强度、抗疲劳强度、弹性极限的弹簧钢材料,再经过专业的负载实验、杠铃片滑落实验、探伤实验、电镀层抗腐蚀性能试验等,保证了产品可靠的使用性能和质量。以杠铃片的橡胶配方为例,研发人员从运动员的安全角度出发,不断调整、改进配方,用两年时间让改进后的杠铃片达到二次弹跳静止,最大跳动幅度仅为10厘米,技术参数高于国家标准50%。

“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增强科技研发能力,聚焦用户需求,不断从专业性杠铃向全民健身需要的大众产品延伸,推动‘张孔杠铃’从商业符号提升为区域名片。”张毅说。